(来源:宜昌人大)
“陈小安反映,小区门前桥下立柱之间经常有车辆和行人穿行,存在安全隐患。”
“已联系大桥公司,前天在桥下立柱处安装了防护栏,隐患已消除。”
“红光小区1号楼有人沤肥种菜,气味大。”
“已上门核实,李婆婆答应把院子清理干净不再种了。”

摊开吴新蓉的记事本
里面密密麻麻记载着走访记录
小小一本并不厚重
却纸短情长
字里行间流露着一位人大代
表为民履职的初心和情怀
建好一个亭子
5月的磨基山,蓊蓊郁郁。山脚下,行人匆匆,吴新蓉正赶着去议事亭开会。
“1号楼后面现在场地平整了,环境卫生问题也要重视啊。”
“1号楼和2号楼围墙之间的石桌石凳装了电动车棚后没位置放,挪到3、4号楼之间去吧,给老人家们打牌用用。”
“小区这么多养狗的,出来遛狗还是要自觉的把狗狗粪便处理好,小区环境要靠大家一起维护啊!”
一大早,红光小区议事亭里,小区居民和社区干部、人大代表围坐在一起,共同商讨小区共建事宜。
“大家提出的这些建议我们会持续跟进,大家放心。”
吴新蓉边听边快速记下,时不时抬起头搭上几句。
为了让更多的居民参与民主协商议事,融入社区发展建设,2022年5月,区人大代表、社区党委书记吴新蓉在居民活动集中的区域建起了“红光议事亭”,通过拉家常聆听居民心声、收集居民意见、共商解决办法、共享建设成果,将一件件平日看在眼里、记在心里的“鸡毛蒜皮”事摆上台面,实现居民踊跃“点单”、社区积极“接单”、群众活跃“评单”的良性循环。

议事亭虽不大,大家挨着坐,坐得近了,心好似也近了,议事总能说到一起去。渐渐地,小小亭子成了居民畅所欲言、民主议事的好地方。社区搭台,居民“唱戏”,大家伙儿共商共议,居民活动场、电动车棚等硬件设施逐步增建,场地平整、绿植养护、树枝修建、烟道改造等问题得到解决,社区环境得到改善。往亭子一坐,事儿大概率能成,在居民心里,亭子是红光的“风水宝地”;在吴新蓉心里,宝贵的是大家伙儿的共同参与。
服务一方邻里
吴新蓉对红光小区非常熟悉。从1996年入职长航红光港机厂,再到2021年被推选为红光社区党委书记、区人大代表,吴新蓉20多年青春都在这里。

红光小区是企业移交地方管理的社区,退休老人多,为了丰富老人晚年生活,她组织小区退休党员和居民志愿者培育银发志愿服务队、“马上到”志愿服务队,通过日常志愿服务帮助老人免费跑腿儿、理发、修剪指甲等。定期组织社区医务室医护人员为老人们开展免费健康体检活动,为老年人免费监测血压、血糖、心电图,并为他们讲解日常保健和疾病预防知识。无论是疫情防控,还是环境治理,亦或是各类活动现场,到处都有志愿队伍的身影。志愿服务可以激活多方资源,凝聚公益力量,共建幸福家园,这是吴新蓉组建这支队伍的初衷。
磨基山旅游综合体小区是2021年并入红光社区的,位于主干道江南大道旁,小区居民开车出行要多绕行接近两公里路,既不方便也不经济。代表接待日当天,有多位居民反映这一问题。吴新蓉一一记下,散会后第一时间找到点军交警大队,请求在考虑安全因素的前提下,在适当位置新增一个调头路口方便群众出行。在她和饶自耘代表的共同努力下,很快就近开辟了一个新的掉头路口,居民的呼声再一次变成了现实。
讲好一个故事
2023年,随着点军区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建成使用,吴新蓉又多了一份“新工作”,成为点军区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以及“第2代表联系点”的特邀讲解员。专门讲述议事亭里的民主故事和第2代表联系点的民主实践。
每次讲解完,她都要在记事本里记上几笔:
“今天讲得有点快,比预计时间短了两分钟,要放慢语速。”
“念错了一个字,要努力克服紧张情绪。”
“下次可以增加与听众互助,让他们扫一扫代表二维码,更有参与感。”
不到一个月的时间,她参与接待10余次,累计为200余人提供讲解。

好记性不如烂笔头,她总这样解释。把每一次讲解都当做第一次来准备,把要注意的事项一一记下,每次有讲解任务时就拿出来翻阅,力求每一次都做得更好。
“民主,就是让居民能说上话、办成事,居民不仅能提意见,还要能参与落实的全过程。”
这是吴新蓉写在记事本里的一句话,字迹娟秀却力透纸背。这也是她对“民主”最朴素的“定义”。
|